医学生就业意识调查及就业指导研究

点击数:797 | 发布时间:2025-07-30 | 来源:www.yipinnv.com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in-

    vestig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Binzhou Mepcal College and ana-

    lyzes in detail the status quo of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on follow-

    ing aspects: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expectation and job hunting, etc. Aimed at the main body of job-hunting undergraduates, it puts for-

    ward a thorough employment guidanc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five-year mepcal college students.

    mepcal students;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employment

    guidance.

    1、基本状况

    本调查于2010年6月至7月进行,调查对象为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随机抽取的15个本科班及口腔学院随机抽取的1个本科班,其中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5个、全科医学专业1个、麻醉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口腔医学1个,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麻醉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1个、全科医学专业1个、医学影像学专业1个;使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办法,共发放问卷1015份,有效收购问卷987份,有效收购率为97.2%。(调查问卷见附录)

    2、调查结果

    本次主要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期望与求职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剖析如下:

    (一)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剖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我们的兴趣、喜好、能力、专长、历程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剖析与权衡,结合年代特征,依据我们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好的职业奋斗目的,并为达成这一目的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过调查显示,尽管超越半数的受访者觉得目前就业重压大,但对我们的长远进步有较为明确目的的受访者仅为40%左右。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非常不错的解决受访者目的不明确、进步方向不清楚的问题。如表一所示,有将近60%的受访者只对我们的职业生涯有简单的规划,还有将近2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如何规划甚至根本没做过规划,对我们的职业生涯做过认真规划的受访者仅为10%左右。尽管这样,受访者所表达出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度是很大的。

    在受访者自主获得职业常识指导的各种途径中,60%的受访者是通过爸爸妈妈的影响来获得职业常识,有25%左右的受访者的职业指导常识来自报纸、杂志和书本的阅读,而最为理想的职业指导常识来源途径――学校设立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及就业有关协会仅占到了17%左右。同时,受访者在选择同意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上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多样性,较为集中的选择项是面对面咨询和讲座。

    (二)就业期望

    就业期望是指毕业生期望获得的就业职位、就业区域与薪水标准等的综合体现。就业期望值是指理想的职位对自己物质、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如薪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是不是能遭到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器重,我们的能力和专长能否得以施展等。

    如表二所示,有将近80%的受访者可以认识到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的事实,这说明在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大部分受访者已趋于理性。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却仍有60%左右的受访者感觉医学院校毕业生是社会分子的精英层面。当然,受访者尊重医学这个职业本身并没问题,但若惯性的觉得医学院校毕业生也是社会的精英层面,这必然会对受访者在择业观念方面产生不健康的影响,导致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受访者在择业观念的选择上显示出了合理性,仅有20%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这一不容易操作又在一定量上限制自己长远进步的择业观念;其次,大部分受访者在就业单位和期望月薪的选择上却让人堪忧――70%左右的受访者所选择的国营机构(机构指医院、企业等)固然是薪酬待遇与工作环境稳定、进步前景有保障,但该类机构招聘门槛高、工作强度和重压大、角逐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据麦可思公司于2009年5月底发布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007元,大部分受访者的期望值与此存在较大的差距,70%左右的受访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上。

    调查显示,除去现实原因的影响致使20%左右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重视薪水的高低,尚有将近70%的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重视进步空间和工作的稳定性这两个利于受访者自己长远进步的方面,这反映出受访者在选择就业时已经可以表现出肯定的理性与合理化,这与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及对受访者进行的其他方法的职业指导是分不开的。

    (三)求职

    求职是指借助自己所学的常识和技能,来向企事业单位寻求为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的一种过程,而这个过程应当是一个由筹备到推行的长期性的过程。

    综合表一所反馈的信息及如表三所示,大部分受访者的择业观念影响源于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却不可以在受访者职业进步过程中给予其合理化、科学性的建议,加之学校在对受访者职业进步指导有关环节上存在的吧缺失,致使近半数的受访者并不清楚自己职业进步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这就会对受访者的求职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

    同时,如表三所示,因为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及社会环境等其他途径对受访者的综合影响,受访者在对用人单位纳才标准和自己素质评估方面存在较为明晰、适当的认识,这就为学校继续拓展职业指导课程打下了好的基础,为受访者针对自己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明确了方向。

    3、考虑与建议

    综合表1、2、3、四所示,以下是针对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提出的什么时间考虑和建议,期望能对受访者更好地进行符合自己实质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常识指导起到肯定的借鉴用途。

    (一)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指导师队伍

    在调查中,受访者表现出对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的渴求。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需要职业指导职员拥有较强的专门常识、能力和素质,需要形成素质全方位、市场意识强、并对市场很知道的团队。假如没职业指导的专业培训,教师就会看上去心有余而力不足,指导也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

    1、打造一支专职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要对职业指导师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如按期集训、参观考察、与兄弟院校交流工作经验等,使他们学会职业生涯进步与规划、教育学、心理学、创业、求职与面试方法、社交礼仪与交流等职业指导常识。其次,学校可采取各种手段,激起职业指导师的积极性,丰富其教学经验,提升其教学水平,真的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要紧用途。

    2、打造一支社会兼职队伍。高校要充分借助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聘请社会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对学生进行评测、规划、形象设计等;还可聘请医学专业的成功人士、校友、有临床经验的大夫等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坛,解答学生关心的实质问题。

    (二) 打造长期有效的就业信息体系

    在调查中,受访者表现出对就业信息准时性和全方位性的强烈渴望,准时而全方位地获得就业信息在非常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败。职业指导服务部门要加大就业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一是把每年的真实就业状况如专业的就业率、行业性质、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就业流向等准时向学生反馈;[1]二是准时给学生发布最新的就业形势与职业需要信息;三是准时给学生反馈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四是向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信息,起到联系用人单位及医学生的纽带用途;五是积极随访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准时给在校生进行传达,使他们积极应付,以便毕业时可以适应市场需要。要通过健全信息服务,使学生可以准时获得自己所需信息,进行就业筹备的当令调整,最后形收获业良性循环体系。做好医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学校、医学有关用人单位、毕业生本人及政府各方的一同努力。

    (三)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方位性和全程性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产的是要能被社会所认同的人力资源。目前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不可以做到全方位长期地为学生提供服务,或断断续续,或只不过在临近大学毕业才开始着重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筹备,主如果为解决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燃眉之急”。但,正确择业观的形成与一个人的就业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大家务必应该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方位性和全程性。

    依据受访者所反馈信息,强调职业指导工作的全方位性既要保证大众讲课的效果性,同时还要为学生拓展个性化的、内容比较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服务,要加大职业指导方法的多元化,增加诸如开设有关互联网平台、邀请专家讲坛与增加社会实践机会等多元化、成效好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性的服务。全程性是指职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低年级主要进行适应性爱文化、专业教育、学风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教育学生树立优良学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素质意识;中年级主要进行就业价值观、择业观、择业心理、创业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大创业教育,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所适应的工作范围;高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筹备、需要信息、劳动合同法与就业权益保障,让学生知道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状况,着手进行就业指导实战教育。

    (四)强化自己素质,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

    医学生要敢于面对现实,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全方位的自己素质去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就业是医学生生活进步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医学生由“校园人”向“职业人”过渡的要紧阶段,需要医学生在职业筹备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与周围社会经济环境和进步空间要有理性的认识,就业价值观符合社会进步时尚,个人进步和社会进步相结合,到基层、到西部去。总之,强化自己素质,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经过我们的不懈奋斗,终究会找到合适我们的最好地方。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